close

台灣洗腎人口已達 8萬 3千多人,根據「 2018年護腎習慣大調查」發現,愛喝含糖飲料、愛吃重口味食物、不愛喝水、不運動等不健康生活型態,長期下來恐面臨「腎病變」風險。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指出,目前台灣慢性腎臟病有約 32萬人,根據剛出爐的「護腎習慣大調查」分析 1,515份有效問卷指出,多數人在實踐健康生活型態上知道卻做不到,凸顯欠缺護腎行動力。 尤其在社會中最活躍、最具生產力的二大族群「 21-3保健食品代工0歲保健食品代工年輕世代」與「 31-50歲的中堅世代」,有 59%每週至少 3杯含糖飲料,而活動力最強的 21-30歲年輕世代,有 52%一天開水喝不到 1,200c.c.,且這二大族群也是最不愛動的一群,平均有 77-78%一週運動不到 3次,埋下未來腎臟病變的因子。 許志成表示,腎臟是人體負責分泌尿液、排出代謝廢物的重要器官,有 40%民眾平均一天開水攝取量不到 1,200cc,身體嚴重缺水,可能導致身體代謝功能變差。尤有甚之, 62%受訪者不但每天平均飲水量不足,還把飲料當水喝,又更有 49%沒有運動習慣,是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群。 許志成指出,根據 2017年台灣腎病年報指出, 40歲以下的慢性透析患者愈來愈多起因於糖尿病,足以說明愛喝含糖飲料、愛吃重口味食物、不愛喝水、不運動等不健康生活型態,將對腎臟帶來沈重的負擔。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、輔大醫院副院長盧國城指出,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疾病、新陳代謝症候群都會傷害腎臟,造成慢性腎臟病,若長期忽略健康生活型態,再加上西化飲食愛吃重鹹、高油、重口味的食物,年輕與中堅世代將會提早成為慢性腎臟病高風險群。

國人慢性病患者多,許多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慢性腎臟病等患者,其實都不宜任意補充健康食品。塗昆樺醫師強調,這些健康食品、保健食品,其成分如果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其療效,其實就可以製作為藥品而申請藥證。「是藥三分毒,國人怕吃藥,但又愛吃保健食品,其實很衝突。」有些產品還可能跟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衝突,若產生交互作用更傷身。門診中常見許多患者,藥物及健康食品亂吃,最後影響肝腎功能。若有需要服用健康食品,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食藥署認證,千萬不要吃來路不明的產品,若真的想吃也可帶到門診與醫師討論,評估本身疾病是否適合,或是否可能與目前服用的藥物有衝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blovasavw5 的頭像
    pablovasavw5

    pablovasavw5的部落格

    pablovasavw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